• 相关检索
  • No.1928[cf.No.1927]指要钞.又虽据义一一合有。为避繁文故有存没。如十二因缘境后则有四谛则略。盖有止观对此。明乎教观旁正。如常所说托事。则借彼事义立境立观。如王舍耆山等。附法则摄诸法相...
  • 中华佛典宝库--四分律拾毗尼义钞辅要记论下应先难云若据觅诤觅亦从境何独隐境从因立名耶将论下释意云若从境立境别清浊应开二文开则烦碎是故但立觅名通含清之顺浊之违也若尔犯事二诤亦可名因以因收浊犯是浊...
  • 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记眼识既尔。余识准之。随境立名。虽顺识义。但依五根未自在说。若自在位诸根互用。一根发识缘一切境。即令六识有杂乱过。随用立名当知亦尔。但所随根无相滥失。...
  • CBETA X56 No.923《摩诃止观义例随释》卷2依境立愿。愿行相称。正助无阙。不失次位。(00)║是则可以斥偏邪。可以进圆行。可以显异意。(03)║可以立宗徒。(00)║ 释曰。此诫为师者有三。初未说之前先穷妙境。...
  • 5.091总明第三能变识相-docin.com豆丁网【疏翼】第二从境立名中,第三辨境宽狭。【述记·卷三十一】问:眼识所了,色亦是法,意识所了,亦有色等,何故眼不名法识,第六意识不名色识?为答此问,故次论云...
关于本站 - 友情合作 - 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25 Cdspu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