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摘要
- 组图:医疗志愿者远行西藏一个前所未见的世界(记者宋锦然)导语:“同心·共铸中国心西藏行”专家义诊团来到了日喀则市江孜县达孜乡,包括来自山东省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李宪章在内的三位医学专家为当地的牧民进行了义诊。图为排队等候看病的牧民与父母一起来看病的牧民孩子
- 南木林县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实施“五大工程”纪实今年南木林县还争取到国家总投资2.46亿元,陆续上马了一批关系民生的重点项目:投资1092万元建设了茶尔乡、土布加乡、达孜乡、芒热乡等的6条乡村公路,改善交通条件,方便群众出行;投资6880万元,完成“户户通电”工程,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投资564万元完成热嘎水渠建设工程,...
- 南木林县91名农牧民获劳动技能合格证日前,由自治区扶贫基金会在南木林县索金乡、达孜乡、南木林镇两乡一镇实施的首批扶贫技能培训班结业。自治区扶贫基金会、日喀则地区扶贫办、南木林县分管扶贫工作的领导及该县两乡一镇的91名参训学员参加了结业典礼。参加此次受训的91名学员,...
- 点亮雪域高原之光——西藏50年来电力发展记资料图片:2007年12月11日,西藏江孜县达孜乡农民边巴(右)正在用太阳灶烧水。新华社记者索朗罗布摄西藏地区农牧民居住分散,到2001年底有无电乡460个,无电村5254个,无电人口180万。从2002年起,为解决无电乡农牧民用电,开展了“送电到乡工程”,主要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
- “打工”经济富万家南木林县劳务输出工作综述达孜乡的拉巴次仁过去是靠“三亩薄田”生活的农民,在乡里的组织下,他走出山村,来到城里接受了驾驶培训。两年来,依靠这一技能,拉巴次仁家里建起了新房,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改善,成为村民羡慕的对象。说起今天的幸福生活,...
- 四川日喀则矿区拉孜县拉孜镇加拉金矿位于拉孜镇东北约六公里,属低温热液矿床,至今未开采;昂仁县切金乡砂金矿,西藏地矿厅地质五队物探队曾作过地勘工作,有矿点评价,至今未开采;南木林县达孜乡砂金矿,1996年时,该县拟建矿进行开采,初步方案拟定开采规模为年产矿砂量7.2万立方米,后因地质工作程度太低,...
- 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心中在达热瓦驾校里,来自南木林县达孜乡康马村的农民扎西告诉记者,他是2009年11月来这里学习汽车驾驶的,由于自己是个贫困户,驾校不仅为他免费提供吃住,还减去了部分培训费用。扎西除了感谢外,还希望能早点从驾校毕业,早日就业,凭自己所学技能获得劳动收入。????...
- 旅游业使西藏民族艺术受众面不断扩大林芝县达孜乡村民尼玛次仁说,因为民俗习惯,米纳羌博在达孜乡每隔12年才会大规模表演一次,“没有更多的表演机会,村里许多年轻人对它不感兴趣,舞蹈可能失传”。近年来,林芝地区旅游业发展迅速,尼玛次仁和村里的十几个小伙子每天晚上在一家民俗文化村表演米纳羌博,能获取不少收入。...
- 日喀则地区教育局加强扶贫点培训为向扶贫开发事业提供智力支持和组织保证,日前,日喀则地区教育局在扶贫联系点南木林县达孜乡举行了行政干部和教师计算机知识培训班开班仪,来自南木林县达孜乡的25名行政干部和教师参加培训。????在为期10天的培训中,...
- 西藏自治区农牧民忙“走穴”西藏林芝县达孜乡22岁的村民尼玛次仁有一个“演出时刻表”,每天18时30分至20时30分在林芝县一个民俗文化村为游客表演藏族传统舞蹈“米纳羌博”和“工布箭舞”,21时至22时在一家酒店为歌手伴舞,22时30分至次日2时分别在两家藏式歌舞厅表演藏族歌舞。虽然很累,...
- 南木林县劳务经济收入实现9492.7万元边琼是南木林县达孜乡日琼村人,后藏藏历新年刚过,他就开始准备起到藏北打工的事。“早一点去,就有更多机会。”边琼告诉记者,去年他家有3个人在藏北打工,年收入30000多元,所以,边琼家今年过了一个好年。作为人口大县,劳务输出是南木林县农牧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