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摘要
- 浙江、黑龙江:扶贫新模式下山致富保生态近几年,当地政府撤并林场,帮他搬到了呼中镇,提供场地资金,发展起木耳养殖,一年能赚3万多元。大兴安岭呼中林业局职工庞希江:“收入还可以,今后我还要带动更多的人从事木耳养殖业。”近两年,大兴安岭共撤并林场32个,从山里搬出一万多户职工。搬迁后,过去林场的生活区被重新造林,...
- 呼中自然保护区成功救护放飞野生幼鵟近日,家住呼中镇的居民王涛将一只受伤怪鸟送到呼中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请求管理局的工作人员救助这只怪鸟。保护区的工作人员立即对这只大鸟实施救治。经过专业技术人员确认,这只羽毛呈暗褐色、胸腹部有斑纹的大鸟为鵟,属鹰科,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鵟是一种中型猛禽,...
- 大兴安岭呼中国家森林公园吸引四海游客他们还先后开发苍山石林、大白山、碧水佛山、自然保护区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旅游景点,并投入资金聘请省城市规划设计院规划设计了《呼中区旅游总体规划》,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浙江萧山工贸集团,投资高达8000万元,几乎买下呼中镇的半条街,修建了大白山氡泉度假村等旅游基础设施。2007年9月初,...
- 大兴安岭呼中区打造“四大基地”强化生态功能区建设进一步推进黑木耳园区建设,在呼中镇、碧水镇黑木耳园区的基础上,着手在呼源镇建设黑木耳养殖园区;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联系和合作,着力攻关菌种本地化和替代原料等课题,争取全区黑木耳养殖数量达到7000万袋。采取招商引资的方式,引进战略投资者,...
- 托起百姓心中的希望——“呼中现象”透视系列报道之四呼中镇林场小区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居民房屋结构多以板夹泥房为主,房屋破旧,年久失修。为改善这里居民的居住条件,今年区里按照“拆一还一”的原则,对这一小区棚户区实施改造工程。区里制定了《棚户区改造回迁安置实施细则》,认真细致地入户调查,...
- 大兴安岭呼中区全民参与扮靓城市妆容这个区结合棚户区改造绿化工程,重点抓硬化、绿化,尤其是裸土地面治理,对区址呼中镇内最后一条未硬化的主路面完成沥青的铺设,同时还通过提高路边石,在树窠下摆入鹅卵石等办法,消除裸土地面,争取做到抬头看蓝天,低头见绿地,从而解决“晴天刮风一身灰、阴天下雨一身泥”的问题。...
- 大兴安岭呼中区黑木耳养殖成为群众创收的支柱产业庞希江是呼中区呼中镇的养殖大户,今年他家雇用了10名临时工,养殖了10万袋黑木耳,全部采用的是“小孔栽培技术”,这种技术所生产的黑木耳具有“无根、单片、圆边、污染率低”的特点,去年他家采用这种技术养殖的木耳每斤市场售价比同类产品要高出3~5元。据庞希江说,...-
- 大兴安岭呼中区开门搞活动把握好四个环节区委书记闫国荣率先垂范,带头深入到联系点碧水镇场,面对面倾听基层干部和群众对如何开展好学习实践活动、加快呼中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亲自动手撰写调研报告,为全区各级领导干部树立了表率;区委副书记、林业局局长杨刚针对目前木材销售出现的“两低”现象,...
- 呼中镇集中供热工程招标所属行业:能源化工标讯类别:国内招标资金来源:其他工程名称:呼中镇集中供热工程招标本栏目只供高级会员查看,普通会员可以查看30天以前的信息,会员请做中国管道商务网高级会员,成就网上生意!
- 小城新貌蕴生机——“呼中现象”透视系列报道之五实施“两园一基”工程,投入资金130万元,对镇内17条街巷道硬化和配套改造近20公里,从根本上改变了“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身灰”的现象;对18至35栋楼前的兴林小区路面进行硬化,面积达31080平方米,添置新式照明灯、健身娱乐设施,建成文明小区4个,...
- 黑龙江省出台加快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意见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强城镇的集聚和吸纳功能,重点建设大兴安岭地区西林吉镇、塔河镇、呼中镇、呼玛镇等21个乡镇,黑河市爱辉镇、双山镇、西岗子镇等19个乡镇,伊春市铁力镇、晨明镇、向阳乡等19个乡镇,逐步完善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