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摘要
  • 老树盘根发新枝拉孜县民族手工业发展掠影走进拉孜县曲玛乡索巴藏靴的生产作坊,手工艺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忙着各道工序。拉孜县县长多吉告诉记者,近年来,在拉孜县委、县政府和曲玛乡党委、政府的努力下,通过成立合作社,曲玛乡索巴藏靴踏出了新节奏,走出了新路子。在合作社中,已是72岁高龄的边巴,...
  • 历史上的拉萨哲蚌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庙之一,位于拉萨城西约5公里的根培乌孜山下,由宗喀巴的弟子绛央曲结建于公元1416年。哲蚌藏语意为米聚,象征繁荣。宗喀巴曾亲往主持了开光仪式。新中国成立前夕,实际住寺僧侣多达1万余人,拥有141个庄园与540余个牧场,成为藏区规模最大的寺院。哲蚌寺的建筑很多,...
  • 700年历史的古老歌舞仍在流行--从"堆谐"看西藏文化的保...24岁的西热来自拉孜县曲玛乡,他11岁开始弹六弦琴,技术已经很熟练,但每次演出前还是要加紧练一下。藏族传统乐器六弦琴是西藏民间最常见的乐器,很多琴都是自己制作的,在市场上可以卖到300元至400元,更好一些的可达1000多元。...
  • 民族手工业成为日喀则农牧民增收新渠道拉孜县2008年5月投入20万元,在曲玛乡卧龙村成立了松巴藏靴合作社,全村37户人家以“全职”或“兼职”的方式参与到藏靴制作中。加入合作社的小伙子尼玛占堆告诉记者,以前农闲时无所事事,现在做藏靴不仅有工钱,效益好的情况下年底还可以分红,他感觉生活有了奔头。...
  • 薪火相传的西藏民族手工艺(2)(图)8月4日,日喀则市曲玛乡的手工艺人正在制作藏靴——“巴松鞋”。近年来,随着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旅游市场的升温,古老的西藏民族手工业重焕生机,氆氇、卡垫、藏刀、藏靴等传统手工艺因其原生态韵味而备受市场青睐。...
  • 日喀则拉孜县特色产业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曲玛乡坚达村村民贡嘎是拉孜县有名的种粮大户。近年来,他家的50亩青稞地,每年都被乡里列入二级种子规划田,这不仅让他能享受国家良种补贴每亩30元的政策,而且每斤青稞销售价格还比普通青稞高0.5元。贡嘎告诉记者,去年他家仅粮食生产就收入4万多元。...
  • 藏靴之乡:拉孜县曲玛乡卧龙村的新生活近日,记者来到藏靴之乡——拉孜县曲玛乡卧龙村。该村群众祖祖辈辈以缝制做工考究、经久耐用、既能御寒又外形美观的手工藏靴而远近闻名,产品在西藏、青海、甘肃等地十分畅销,卧龙村也因此走上了致富路。在曲玛乡乡长巴桑的带领下,...
  • 西藏:千年古墓之谜有待破解在西藏日喀则地区拉孜县曲玛乡海拔4100米的大山脚下,记者站在这片名为“查木钦”的古墓群前,只感到一阵阵震憾:一是方圆数平方公里的庞大墓群,竟没有任何史料记载,直至上世纪90年代初,才被文化部门发现;二是在当今盛行天葬、水葬的西藏,这些顽强屹立在高原河谷深处的古墓群,...
  • 投入的每一分钱都要对得起人民在拉孜,记者还采访了拉孜村的谢玛氆氇合作社和曲玛乡的藏靴合作社。正在谢玛合作社织氆氇(一种毛织品,可以做衣服、床毯等)的次卓拉大妈告诉记者,她不用发愁销路,有合作社负责统一销售,“凭技术,我的年收入有7000多元。”拉孜村党支部书记米玛说,第6批援藏干部来了后,...-
  • 民生,民生,夏拉索!--拉孜县上海援藏民生工程见闻曲玛乡中心小学时值暑假,人去楼空,但一位住校叫卓姆的老师,还是兴奋地拉记者去看新建的浴室。“我们学校是全乡最好的建筑,但限于财力,没有配套给排水设施,更别提浴室了。秋凉以后,洗澡就成了孩子们奢侈的愿望。上海援建可解决大问题啦!”...-
  • 西藏90位农牧民首次乘火车来京演出拉孜县曲玛乡农民索朗在排练之余高兴地说:“我以前没出过门,连火车也只是在电视里看过,我做梦也没有想到能坐上火车来北京,更没有想到这家乡土生土长的舞蹈还能参加在人民大会堂的开幕式演出。”年轻的农民女演员卓玛则讲起阿爸和阿妈送行时的嘱托,那就是要演好节目,...
关于本站 - 友情合作 - 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20 世界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